海底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是个还未解开的谜团,核潜艇作为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象征之一以其隐蔽性好的特点成为了世界各国海军所竞相追求的战略大杀器。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和浙理研究生支教团携手共安彝族乡小学四年级(2)班的29名同学共赴深海卫士邀约,开展云上红色科普微课,领略红色历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志愿者们以耐心细致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核潜艇的神秘面纱,对中国核潜艇精神有更深入的体会和触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使中国海军能够迅速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海上突击力量,中国迫切需要建造各种类型的舰艇来装备海军,其中包括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常规潜艇由于动力系统原因,需要一段时间后于水面上充电,而核潜艇通过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大大提升了潜艇的续航能力,因此核潜艇的研发也是必然。
在艰苦的研发过程中,中国的研发人员在没有他国帮助的前提下,通过自主研究,使我国核潜艇日益成形。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使我国核潜艇研究之路实现大跨越。为祖国“深潜”一生的彭士禄先生4岁成为孤儿,8岁被通缉被捕入狱,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他依旧在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一生,49岁时,彭老先生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只能靠鼻饲提供营养,2020年1月,他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字字铿锵地说:“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听到这里,很多同学的眼中也开始泛着泪花,被彭老先生的精神所感动,立志要向彭老先生学习,志愿者也告诉同学们要时刻不忘这些为祖国鞠躬尽瘁保护我们的英雄,要心怀感恩,奋发图强,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情。
“在本次课程的最后,同学们还记得我国第一艘入编人民海军的核潜艇叫什么吗?”“长征1号!”红色微课的最后,志愿者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核潜艇百年发展成就,和同学们一起对祖国未来核潜艇事业的发展有了更美好的期待——不断迈向新世纪、迈向未来!同时要牢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学习上也应是如此。
在了解了我国核潜艇的百年红色历史后,同学们跟随志愿者对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核潜艇的原理知识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针筒、软管、橡皮筋等材料,紧跟志愿者,一起进行着操作。不久后,同学们看到在水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成功上浮下潜的“潜水艇”,迫不及待地向老师们进行展示,相信通过实践,也可以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核潜艇的原理,也明白研发核潜艇的不易。
不知不觉中本次云上红色科普教育活动已接近尾声,这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独特体验丰富了同学们对我国核潜艇的认识,提高了对潜艇浮力的了解,也体会到了我国科研人员的艰辛和伟大。希望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有所体验、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可以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红色精神,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