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南阳镇当地居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当地众多的伞厂会将部分未完成的伞交由南阳镇当地的老人来完成, 给在家空闲无事的老人一份既轻松又可以赚到零钱的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们来到了南阳镇当地的制伞老人范奶奶家中,对奶奶进行了采访并体验了制伞。
来到奶奶家中,我们就看到堆放着很多待完工的伞。到奶奶家中中的时候,奶奶正在制伞,动作十分麻利娴熟。奶奶告诉我们,在家中制伞是帮助工厂完成最后一步,将伞面与伞骨接缝在一起。奶奶细心地教了我们如何缝合,并教给我们如何使用缝合枪。随后我们便自己上手尝试接缝伞面与伞骨,自己上手时才意识到这件事并不容易,需要非常地专注,才能准确地将伞骨与伞面没有误差地缝合在一起,我们缝合好一根伞骨的时间,足够范奶奶完成一把伞。

随后我们对范奶奶进行了采访,奶奶告诉我们,她每天差不多会完成一百把伞的缝制,这份工作可以让奶奶轻松完成的同时,每天赚四十多元的外快,奶奶感叹了科技的进步,十几年前的伞都是人工用针线一点点缝合起来的,现在只需要用缝合枪就能完成这份工作。奶奶回忆起近三十年南阳镇的变化,告诉我们原来南阳镇的生活条件很差,白天要做农活,晚上还要剥野绿麻剥到半夜。现在的南阳,家家户户都有房有车,南阳当地发展的好的工厂也十分照顾南阳当地的居民,帮扶一些家庭状况不太好的南阳居民,工作十分轻松,还可以赚到钱,日子变好过了。

南阳镇居民勤劳、互帮互助,这是南阳镇在最初振兴后能够带动所有南阳镇居民过上好日子的原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