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这是我国报业大亨史量才的名言,但是这样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报人,人们所知晓的也不过是他作为《申报》总经理的身份,本着“探寻文化历史故事,挖掘文化基因”,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几名同学,从浙江理工大学带着史量才先生名字的院标出发,踏上了追寻史家风骨的道路。
早在2017年著名报人史量才诞辰137周年之际,浙江理工大学宣布把本校原文化传播学院更名为“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块匾额,由史量才先生的孙子、现居美国的书法家史浩先生书写,史量才是浙江理工大学的著名校友,以他的名字命名新闻传播学院,传达了浙理继续秉承人才培养方面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的想法,努力把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
沿着校园小道继续前行,就能看到史量才先生的雕像和刻有他“三格”名言的石碑。
1912年,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申报》,史量才出任总经理后,对《申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的管理,广泛开拓广告业务,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把《申报》的宗旨定为“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还提出了著名的“三格”精神——“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
随后,新传学子们来到了浙江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
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馆内陈列的千余幅图片和革命文物,展示了辛亥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浙江三百五十多位革命烈士的英雄风采。在这些人物中,虽然没有史量才先生本人,但是她们找到了一位与史量才有过密切联系的烈士——邵飘萍。
史量才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袁世凯复辟称帝后,上海新闻界邀请邵飘萍回国,为《申报》执笔反袁护国斗争中的稿件。1916年后,身在上海的史量才特聘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两年间,邵飘萍为《申报》写出了二十余万字的特别通讯稿,揭发时弊,一针见血。也正因为此,邵飘萍屡遭通缉,然而他并没有屈服,而是继续致力于新闻报道和报纸刊印,1926年4月不幸壮烈牺牲。
邵飘萍等诸位烈士的牺牲并没有使史量才有所动摇,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痛感国土沦丧,不满于蒋介石的政策,便在《申报》上刊登相关文章,结交民主人士,呼吁国人抗日,《申报》也因此一度被禁。他思想进步,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申报》也一度成为成为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要求实行民主的阵地。他屡次拒绝蒋当局的威逼利诱,最终,在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进行了三年的斗争之后,1934年11月,史量才先生在杭州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章太炎先生为史量才撰写的墓志铭这样写道:“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这是史量才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经过这次实践,新传学子更为深刻地了解到了这位报业巨子的生平经历,了解了他作为一名革命者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对他的“三格”精神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作为新传学子,不仅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也应该从史量才先生身上学习高尚的人格尊严和职业操守,这样才能不负学校、老师和社会的殷切期盼。这是史量才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饮水甘怡处,当思挖井人,我们要从前辈的文化遗产中汲取新的力量,一步一步向前进发。(通讯员 滕王映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