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默默奉献的遗体(器官)捐献者背后的故事,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以下简称医疗队)开展“心心点灯,红志长承”医学部生命关怀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访浙江的各个地方,慰问捐献者家属,感受普通人滚烫烫的爱意。
永葆初心,伴爱远行
我们打四方走来,想做你的点灯人,照亮一片温情。
“她爱玩儿,一周七天,六天都见不到人,整个中国除了东北地区还有几个市她没有去过,其他的远至西藏、新疆、内蒙古,她都去过。”这是杨爷爷口中的妻子,也是遗体捐献者金晓红奶奶。
金奶奶喜欢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其中杭州市志愿者协会总队长朱强荣——就是那位影响金奶奶签署遗体捐献的朋友。她的家人对于她选择遗体捐献做法也很是支持,杨爷爷从谈话中我就能够感受到他的乐观与开明,活在当下是他奉行的价值观,而死后能够通过遗体捐献做贡献也是他所支持的。金奶奶和杨爷爷的儿子杨震叔叔是从事于医学行业,对于遗体捐献是有更为深刻地了解,他的叙述让我们对于当下遗体捐献状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金奶奶是一位乐观坚强的人。她有着一颗童心,活得洒恣意;她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组织、负责每一次活动;她有一颗爱心,愿捐献遗体,促进医疗事业进步。我们常说做人处事应当永葆初心、不畏艰难,说的应当就是像金奶奶这般的人。金奶奶早早地便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书,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简简单单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一些价值,这份简单与纯粹正是奶奶身上宝贵的品质,也让我们动容。
图:金晓红奶奶家属与“点灯人合影”
人心至善,即为大爱
心存大爱图奉献,愿以无私付人生!
他们一家人身处农村,开了一家远离市中心的面馆,他们都签署了捐献协议,他们就是遗体捐献者宋建勇及其妻子方春芝,儿子宋方太郎。
宋爷爷在十八岁时参加了志愿兵,三年后回老家,和妻子一起打零工,宋爷爷之所以会捐献遗体,完全是受奶奶和叔叔的影响。和大多数奶奶不同,方奶奶不爱看电视剧,反而热衷于看新闻,很早以前看到过小女孩得到眼角膜重获光明的新闻,很有感触。方奶奶先前因为高血压不得不放弃献血,却从未停止帮助他人、挽救他人生命的脚步,什么能捐她立马就去捐什么。2005年的一天,方奶奶得知可以捐献眼角膜的消息,农村去城市不方便,于是方奶奶自费打的,带着18岁的儿子到了医院一起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协议。起初,爷爷并不理解奶奶的行为,随着爷爷对遗体捐献的深入了解,最后成为了奶奶最忠实的拥护者,和奶奶一起选择了遗体捐献。
在父母的影响下,宋叔叔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志愿活动,面馆弹性的工作时间让叔叔多了去做志愿者的机会,村里的低保户服务工作,贫困儿童资助活动,医院的宣讲活动等等都有宋叔叔的身影。宋叔叔说有时候人们需要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社会的关怀,那才是支持着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希望。2021年宋叔叔被评为“公益积极分子”。
图:宋叔叔的荣誉证书
他们没有家财万贯,没有众人皆知的盛名,没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宏伟志向,没有……他们只是一个普通村庄里的一户普通人家,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在遗体捐献事业中彰显了普通人的伟大,他们平凡普通,却拥有如此富足的思想,且这种思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小善渐而大德生。平凡之躯,亦可为他人挡风遮雨;点滴之力,汇聚起来就是势不可当的磅礴力量,这些都是奉献的力量!
图:“点灯人”与宋建勇家属交谈
医路漫漫,生生不息
我跟着你的脚步走路,你没讲的我都懂得,你存在,就是我的复苏。
邓康华爷爷,曾是个供销员,工作之余也不忘带着妻子金春丝奶奶到处玩。金奶奶说,爷爷身体康健,无病无痛,积极乐观,某一天在电视上瞧见遗体捐献的相关介绍,竟是脑袋一热告诉奶奶,将来自己的遗体也要捐出去。而这样的想法一出现在爷爷脑海中,爷爷也正视起来,总是不时叮嘱自己的老伴,自己以后定要将遗体捐出去。
金奶奶一提起邓爷爷,脸上洋溢的是骄傲和幸福,只是她声音却有些哽咽,仿佛与爷爷的美好回忆就在眼前,奶奶一直强调邓爷爷的身体很好,那是对邓爷爷的不舍与怀念。金奶奶一直反复问“点灯人”,“你们在学校能看到他吗?听说他被放在一个玻璃罐中,用药水泡着,每天都会有人为他鞠躬,学生们都很尊敬他,我觉得这就足够了。他个子很高,头是光光的,叫邓康华,有一个牌子写着名字,你们看到他了吗?”“点灯人”连连点头,奶奶眼角泛起了泪光,念叨着,“将来我也要捐出去,也为医疗卫生事业做点贡献。我也已经买好了两块墓地,等着三年后接他回来,以后能和他葬在一起。”奶奶又拿出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谈起儿子儿媳不同意她的捐献,但透过眼中闪烁的光芒,能看到的更多是坚毅。爷爷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奶奶,这就是奉献精神的传递。
平凡而伟大是邓爷爷的最好写照,他用自己的乐观开明的生活态度感染了自己的老伴,使其支持且愿意加入“遗体捐献”这项活动,打破老一辈的传统观念,以实际行动做到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是“点灯人”从邓爷爷的故事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今后,我们必将学习之、效仿之、践行之!
图:金春丝奶奶在与“点灯人”交谈
我曾在学校的“无言师碑”前驻足,端详每一位无言良师的姓名、诞生与逝去的日期,他们有的刚刚来到世界不久,他们有的正值壮年,他们有的已步入老年,但是他们都选择了遗体捐献这一伟大的事业,他们的年龄、姓名无一不让人动容。
中国有14亿人,能被定义为伟人的并没有多少,平凡和伟大从来没有万里之遥,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国14亿人中,仅有一亿左右的共产党员,他们或许不是党员,但是他们身上的红色精神不容忽视,默默感染身边人。不论大小,不论环境,不论背景,只要有燃烧自己,奉献他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尊敬。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短暂而珍贵,但总有人会战胜短暂而使爱永恒。他或许很平凡,他不被传统束缚,他用自己的躯体架起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为社会和人类做着最后的贡献,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散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使得生命的微光不断延续。
我们都在生命的长河中续写着不同的故事,无论何时何地,奉献必然是永不褪色的片段,正是因为这些默默奉献的遗体捐献者存在,生命才能绽放出愈发娇艳的花朵。凡人不凡,热爱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