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成为绿色社会发展的新风尚。今年以来,杭州加快建设零碳绿色新城市,致力于满足人民美丽城居的迫切需求。为体会零碳发展的深刻蕴意,探索双碳时代背景下零碳校园的前进方向,7月16日至18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2-1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浙江理工大学相关师生团队与校园企业,深入展开调研活动。作为全国最早起步的绿色校园示范校园之一,浙江理工大学聚焦国家发展动向,已于今年4月签署了《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力争在2050年成为率先实现校园碳中和的高校之一。为此,浙江理工大学多方共进,协同打造零碳校园。
随后,团队成员积极学习碳知识,运用碳足迹计算器,计算得出:高校学生日实际排碳量约为56.674千克,其中,通过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约为47千克,在衣食住行方面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9.674千克。而经过查阅资料,由于人体呼吸时对氧气的利用率较低,呼出的含碳气体中既包含人体内转化排出的含碳气体,同时也包含吸入时的自有含碳气体。因此,数据调整后,实践团队分析得出,高校学生的日有效排碳量约为13.84千克。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占地面积约2100亩,实践团队经过计算,校园绿化面积约占校园总面积比例的36.7%,即绿化面积约770.7亩,而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在这种标准下,浙江理工大学绿植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量预计可达51636.9千克。目前,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师生约为2.6万人,日排放二氧化碳量约33.8万千克。经此计算,团队成员发现,在高教区中,即使绿化面积超过三分之一,由于人口稠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远高于绿植所能吸收的。为此,浙江理工大学也在积极采取多种低碳措施。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浙江理工大学的校园碳中和之路正在稳步进行,改善了校园生态的同时,也在为杭州建设零碳绿色城市贡献独特的校园力量。虽然目前仍有发展空间,但在政府、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浙江理工大学有信心能够在2050年率先打造零碳校园,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