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医药疾病
投稿

孩子出现“二阳”症状 是否能用连花清瘟缓解?

文章来源:中浙网 | 编辑:吴珠圆 | 审核:王大鹏 | 发布时间:2023-06-15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身边开始纷纷出现“二阳”患者,甚至不少人自己也不慎中招,抗原测出了两道杠。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事实上,针对此轮“二阳”趋势,钟南山院士就表示,基于seirs模型对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需要注意的是,此轮“二阳”的主要流行毒株为XBB.1.16变异株,不但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避能力强,儿童感染后还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发痒、结膜炎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是之前感染中没有的。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另外,对于孩子和老年人而言,感染XBB.1.16变异株后也更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如肺炎),因此有娃家庭要格外重视,一旦孩子中招后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可使用连花清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其实,目前针对孩子的新冠治疗手段相对匮乏,像是全球获批的几款抗新冠病毒药物,比如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奈玛特韦片与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等,都是适用于12岁以上、体重超过40公斤、有发展成重症风险的人群,而12岁以下的新冠患儿可以选择的治疗途径十分“有限”。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发表于国际性植物医学期刊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6.65)的一项关于中药连花清瘟对2808名无症状或轻症新冠病毒感染患儿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为应对儿童新冠患者提供了新指导。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研究发现服用连花清瘟的患儿核酸转阴时间要比只接受基础治疗的患儿快1天,总的住院天数也要少1天,而且服用连花清瘟后患儿的核酸转阴率也更高一些。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服用连花清瘟后,新冠患儿需要服用退热镇痛药的比例下降了一半,无症状患儿转为有症状的比例也有所降低,证明使用连花清瘟可以改善孩子感染新冠后的系列症状。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至于儿童使用连花清瘟的用法与用量,具体如下: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连花清瘟颗粒剂量:3 ~ 6岁3g, 7 ~ 9岁4.5g, 10 ~ 17岁6g,每日3次。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连花清瘟胶囊剂量:3 ~ 6岁1粒,7 ~ 9岁2粒,10 ~ 17岁4粒,每日3次。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上市至今,连花清安全性始终有保障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当然,关于孩子的用药,家长最关注的无疑是安全问题。那么连花清瘟的安全性到底如何?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首先从组方来看,连花清瘟组方是在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麻杏石甘汤”、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银翘散”、明代温病学派创始人吴又可重用大黄经验的基础加减化裁而成。这些经典方剂至今已经沿用千年,却依旧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可见安全性良好。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其次从单项研究来看,一项连花清瘟自上市至2021年2月的217项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指出,未见与连花清瘟有关的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另近3年间,汇总连花清瘟用于新冠感染的Meta分析文章20余篇,均未见连花清瘟导致肝损伤等报道。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再者,从儿童的安全性数据分析来看,服用连花清瘟的患儿除了有1.4%出现腹泻、便秘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外,未见与连花清瘟有关的脏器功能损伤,证明连花清瘟用于儿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安全有效。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总之,面对“二阳”,家长一定要提高重视,符合接种条件的孩子要及时带去接种新冠疫苗,同时要给孩子做好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地。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咽痛、乏力等“二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连花清瘟进行对症缓解,帮助孩子尽快康复。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3K1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中浙网 责任编辑:吴珠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