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走进畲乡,体会所谓耕读
7月7日,浙江理工大学十二团二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启志心书院耕读活动。在志心书院的每一天,成员们的生活不外乎耕与读。读,意为读书,学先人知识,耕可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耕地而已。
关于耕读关系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中国的古农书,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少有的。古代的农书大都出自过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之手。他们熟悉古代典籍,有写作能力,又参加农业生产,有农业生产知识,具备写作农书的条件。
古代哲人宣扬‘参天地、赞化育’,‘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可以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原则,事实上根源于农业生产的实践,也只是在农业生产的活动中有所表现”。
耕读文化也影响了文学艺术。知识分子通过耕读,接近生产实际,接近农民,写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生活、反映农民喜怒哀乐的作品。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就是耕读文化的产物。
而现在的耕,不仅仅指在田间耕作,更多的是泛指“劳动”。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爱劳动”也是一个道理。小队成员都觉得,虽然劳动和学习一整天都很累,但是比起毫无目的的生活要充实的多。
经济管理学院“国风小队”实践团队(十二团二队小分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