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网(通讯员:赵海丹 张志华)独家首发,“一见这里的孩子,撞入眼帘的就是他们好奇的大眼睛,和那眼底不时闪烁的渴望之火”,这是浙江外国语学院“传播国际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小分队遇见这些山里孩子时第一想法。近日,有这样一群大学生远赴红色圣地贵州遵义,把新兴的多语种文化体验课堂搬到了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家乡湄潭县兴隆镇,和大芦学校三到八年级的学生一起做寿司、贴海娜、唱韩谣……带着这群渴望知识的“大眼睛”进行了数日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体验。
这群大学生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不同专业,涵盖了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次坐绿皮火车来到千里之遥的贵州,有的在杭州中小学上过相关课程,有的是第一次变身国际文化体验“小老师”。虽然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课堂经验不同,但是他们带领农村留守学生了解精彩世界的初心高度一致。他们觉得能够以这种形式参与教育扶贫,献礼新中国70华诞,他们做的值。
面对纯真的“大眼睛”,他们让每一天五彩缤纷
在大芦学校,每天的课程五彩缤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喜欢什么颜色和食物,延续着什么样的传统都在课堂上精彩呈现。实践队员将留守学生按年级分为两个班,为每个“大眼睛”都取了不同语言的名字,带他们学习各个国家的问候语。除了文化概况的介绍讲解,更有趣味的是文化体验参与。试穿不同国家民族服饰,体验日本寿司、韩国拌饭制作,品尝阿拉伯椰枣,手工学习日本鲤鱼旗制作和阿拉伯海娜手绘……孩子们每天都在期待中度过,早上兴奋地跑来办公室和一个个“小老师”打招呼,下午课程结束又迟迟不愿离去。
课后,队员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做跳“房子”、踢“瓶盖”之类的游戏。一次一个小女孩问旁边叫做姚鑫的小女孩:“你觉得哪个老师最好看?”这令参与游戏的队员感到一些害羞和尴尬,正当队员们要打圆场时,姚鑫认真看着大家,一字一句地说:“我觉得,祖国母亲最好看。”朴素的语言不经意间触动了大家的内心,有一颗热爱祖国的种子在姚鑫稚嫩的心中不知不觉已破土发芽,并传递给了身边的人。这也启发了队员们后续的课堂设计。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传播国际文化的同时,队员们不忘弘扬家国情怀。文化体验课堂上,他们适时对比中外文化,引导孩子们坚定文化自信。在日韩服饰体验展示中,队员们引入中国传统服饰——汉服进行讲解展示,让孩子们了解到日本、韩国传统服饰和中华传统服饰的相关联系,这样既让孩子们加深了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队员们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跳韩国歌谣《三只小熊》、唱阿拉伯语版《栀子花开》,还教会了孩子们用日语诵读唐诗《登鹳雀楼》。课程最后一天,一场检验教学成果的小型文艺汇演如期呈现,受到校方和家长、村民们的交口称赞。最后,一曲由队员和孩子们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深情的旋律和舞动的五星红旗,抒发了队员和孩子们对祖国70华诞最美好的祝愿。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播、也是一种教育启蒙,让我们这里的孩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萌发了他们渴望走出农村、憧憬美好生活的意识。感谢这些大学生用特殊的方式为教育扶贫奉献了一份青春力量”,大芦学校校长鄢富明对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确保课程效果,他们下功夫让过程更充实
队员们住在大芦学校,校方提供的“宿舍”真的成为了只是睡觉的地方。他们每天晚上备课到11点后洗漱休息,早上8点吃完早饭就到办公室演练一天的课程。虽然条件简朴,洗澡、上厕所都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队员们每天都很有活力、异常充实。
正式开课前夜,实地试课让这些“小老师”发现了平时练习注意不到的地方。为了保证整个教室学生都能听见讲课声音,必须提高音量,长时间发声对于这些没经过专业训练的队员们是一种挑战;课件和多媒体的适配性,课堂磨合出现的问题都让队员们有了一定的心理预判和经验积累。
每天课程结束后,队员们约定时间围坐一起对当天的课程进行复盘,“小老师”纷纷发表感想,分享好的做法并相互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多语种文化课堂臻至完美,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对各国文化有着深刻体验。“我们不能像正常授课一样教给他们大量语法、单词,重要的是如何在几十分钟内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国家最内核的文化底蕴”,“PPT中最好不要出现大段的文字,多放一些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孩子们更容易了解”,每天都会出现类似的讨论。不光是教学方法,他们对教育本身也有了思考,“以前看到网上有关于支教的争议,曾经我也认为支教是一种残忍,几天里我一直在回避这个念头。但现在我认为支教是很有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感受美好的事物,从而燃起对未来的向往,我们可以帮助到他们。”
此外,队员们在放学后以家访的形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他们深入到附近村落一个个孩子的家庭,了解到大部分孩子会在每天课程结束后和家长兴奋地复述当天所学的知识。家长们普遍认为小学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时期,这次活动让学生见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家长们的正面反馈给队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不仅是对本次活动的肯定,更坚定了大家上好文化体验课程,投身教育扶贫的自信。
“习总书记曾经在回信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时说过‘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短短几天,可能能带给这些孩子的并不多,但是我们都尽我们所能掏出所有知识、用上所有力气带他们体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五彩斑斓,希望能够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实践小分队队长张译丹这样说。
除了传播国际文化,他们不忘学习和传承
同实践小分队一同来到遵义的还有一些特殊的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队员们一路上温习书中的故事,用青年习近平的知青经历激励自己。在大芦学校,队员们也与孩子们分享了一个个青年习近平在陕北七年上山下乡的小故事,并在离开大芦学校之际将带来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由浙江外国语学院编印《“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教材全部赠送给大芦学校,勉励孩子们从小不惧困苦、勤奋学习,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大芦学校所处的兴隆镇是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家乡,实践期间队员们拜访了熟知英雄事迹的兴隆镇副镇长谭远航,认真聆听了杜富国的英雄事迹。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的壮举和他那特殊的军礼深深的感染了所有队员,大家也从中了解到英雄的成长经历和参军期间对人民群众质朴感情,更激发了队员们对英雄的无限崇敬。
实践最后一天,队员们抵达遵义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红军山烈士陵园,在宏伟的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为红军长征中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鞠躬缅怀,并拜谒了红军烈士墙、邓萍烈士墓,聆听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悟他们为甘愿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牺牲一切的英雄精神。在遵义会议会址,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学习,重温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岁月和老一辈革命领袖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革命事迹。
“学校在深入开展‘青年学习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我们认为学习青年习近平和学习红色精神是一致的,而且永不过时。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在新时代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在实践中书写属于我么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这也是我们本次赴贵州实践的目的”,队员们在实践结束之际说。
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持续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背景下,今年已经是“国际文化体验课堂”第二次走进遵义。今年的实践中,该校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团委合作建立了在贵州省的首个“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未来该校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遵义,利用专业所学投身社会实践,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贡献青年人的一份力量。
 

 
  杭州叮当快药“健康小屋”送清凉 守护高
杭州叮当快药“健康小屋”送清凉 守护高 西湖畔的温情传递:政策惠民生,“助小
西湖畔的温情传递:政策惠民生,“助小 癌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忍痛、乱用药后果
癌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忍痛、乱用药后果 清凉沁工地 法治筑根基
清凉沁工地 法治筑根基 AI养生新搭子,专治睡不好
AI养生新搭子,专治睡不好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 WAIC 观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睡眠
WAIC 观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睡眠 2025年第二十二届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
2025年第二十二届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
 中铁七局海盐制梁场顺利通过箱梁生产许
中铁七局海盐制梁场顺利通过箱梁生产许 回首征程尽雄风,青年再踏长安路
回首征程尽雄风,青年再踏长安路 观中共征程史,忆往昔岁月稠
观中共征程史,忆往昔岁月稠 寓教于乐,让趣味与知识并蒂开花
寓教于乐,让趣味与知识并蒂开花 中共历史悠悠去,不尽长江滚滚流—
中共历史悠悠去,不尽长江滚滚流— 华诞迎百年,青年在行动
华诞迎百年,青年在行动 热烈庆祝2020超算与分布式存储产业峰会
热烈庆祝2020超算与分布式存储产业峰会 心遇App再聊家庭融合问题 助力和谐幸福
心遇App再聊家庭融合问题 助力和谐幸福 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
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 电梯新规让“换梯潮”按下暂停键 品牌如
电梯新规让“换梯潮”按下暂停键 品牌如 地球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地球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加码安全出行 哈啰城市计划安吉发起“一
加码安全出行 哈啰城市计划安吉发起“一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侨银股份诠释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侨银股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