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围村村支书许天罡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三围村全村80%以上的土地建有设施蔬菜,80%以上的村民从事蔬菜产业,农户80%以上的收入来自蔬菜,农业发展水平很高。大棚种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村干部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每户人家承包土地按季节轮换种植芹菜、水稻等作物,其中、黄心芹和鱼腥草等作物种植远近闻名,三围村的居民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一片大好“钱途”,现如今,农户收入水平平均每户每年20万元左右。

由于发展大棚蔬菜需要生产力,除了本村的农户,三围村还会到外地招工,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的外来人士慕名而来,到三围村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种出的作物又会通过三围农业物流基地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给客商,发往浙江省甚至是全国多地。绍兴、宁波等地的蔬菜需求高,为了蔬菜粮食作物的买卖流通,为农户和客商提供一个大型的蔬菜中转买卖基地,村里不惜斥巨资建立了萧山区最大的农业物流基地——三围农业物流基地,现如今,这里每天都会交换4万斤左右的芹菜,来往运输的卡车络绎不绝。许书记讲道,三围村早已有了稳定的客商,每年的年销量可达一亿左右,近几年随着农业不断发展,还有上升的趋势。
被问及应对种植风险等问题时,许书记认同了农业保险作为普惠金融、避免风险方面的作用,尤其在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南方各省市遭受了或重或轻的洪涝灾害,三围村也有部分农田受到了雨水的影响。许书记介绍到,国家报销保费的80%,一亩地交51元左右的保费,在遭受损失时,可以收到500元左右的保险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的风险。三围村十分重视农业保险的落实,村委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除大农户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外,许多种田面积不大的小农也会几家一起联合购买保险,保险公司迅速理赔,具备良好的规避风险机制。

新农村建设之路,民生之路,许书记介绍到,从明年起,三围村将开始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落实中共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继续推进农业设施建设,实行管道灌溉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农业化水平,发展中心村农业优势,把三围村建成更宜居、更富裕、大发展的村落。
建设新时代新农村需要发展治理、需要学习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三围村作为农业强、农民富的示范村,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和造福全体农民,发展绿色产业,优化农业布局,积极贯彻党的指令,将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优势结合起来,把三围村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