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启理”乡村振兴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继续在班竹村进行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在亲身感受过班竹村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后,实践团队结合一路上的所见所行所想,整理了一些暂未得解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实践团先后采访了班竹景区旅游公司办公室主任吕芳与班竹村村长桂洪文。
在谈及班竹景区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时,吕主任回答道:“具体的变化主要分三块。一是人的方面。自从旅游公司发展以后,村里的老人都参加这边的工作或者自己开小店摆摊,同时也促使在城里打工的青壮年回乡。二是设施环境方面。像一些标识标牌、景物介绍牌、纸质牌等这种全部进行了补充更新。我们这边作为景区以后,要比以往更注重优质的环境管理。三是经济方面。我们这边村民都是有入股的,随着旅游公司的发展,村民个人经济、集体经济两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实践团此前便了解到班竹景区的建设采取了人人参股、户户分红的模式,当谈及当初是如何构想出这一模式时,桂村长说:“当时我们看到其他地方的景区发展都挺快的,特别是之前穿岩十九峰玻璃栈道的发展,一举成名。而我们这边也是有基础的,就考虑发展起来。资金问题我们通过村里一些成功企业家先富带后富,每人出资几百万。再加上景区用入股的方式,把村民吸引过来,形成了三大股,即集体资源、森林资源、现金资源,保障了资金的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除受当下疫情影响较大外,实践团也了解到班竹村目前发展存在的痛点:在景区未来的规划当中,旅游项目需要不断创新,但班竹村被划入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之后,在进行改造扩建等行为时,受限影响较大。希望在今后能够得到良好的政策支持,以及解决一些资金问题。
实践团在村内走访时也对村民、游客进行了采访。一位为旅客提供清凉冰饮的大伯接受我们采访时热情洋溢地说:“以前像我们这样子基本都在外面干活,现在都回来了,待遇还不错,生活条件有很大提升。” 一位卖当地特产木莲冻的阿姨得意地告诉我们,她们家的产品还受到过电视台采访呢。尽管由于此次疫情影响,游客减少了很多,五月份之前景区都处于歇业的状态,少了大部分收入。但是旅游业的开发,对于提高她的家庭收入效果确实十分明显。
经过与吕主任、桂村长的访谈,与村民、游客的闲聊,实践团对于班竹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自然风景到人文情怀,从历史底蕴到现实痛点,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方位更立体的班竹古村。班竹村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宝贵的经验,而在长远未来的发展来看,兴许有很多问题可以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