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浙江 > 聚焦浙江
投稿

中浙网:浙理学子访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 编辑:雒存垚 | 审核:王大鹏 | 发布时间:2020-07-21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中浙网首发(通讯员/雒存垚 主编/王志鹏)7月15日,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实践团在上官乡开展了基层民情调研活动,走进每一位农户家中,与农户近距离交谈,倾听民声,反映民情,聚力改善民生,携手助推乡村振兴。伴着清晨轻拂的微风,实践团分成两支小队,分别前往上官乡大盛村和剡溪村开展农户走访活动。素有“中国球拍之乡”美誉的上官,其中低档球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是全国主要球拍生产基地,所以当地存在较多的球拍家庭作坊。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在大盛村村委会门前合照
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大盛村的实践团成员跟随网格员走进了一条小巷子,走道的两旁有清晰可见的青苔。他们走进了一家小卖铺,有两位年龄稍大的阿姨和一位老奶奶正在制作球拍袋的长条带子,经过询问后得知,这是旁边一家球拍企业的订单,她们利用闲暇时间挣点零钱补贴家用。三位身体上有着或大或小的残疾,但是她们对于生活依旧乐观,因为除了自己挣的零钱,每月还可以领到政府下发的残保资助金,治病吃药有医保。精准有效的政策资助为她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为她们带去了过好小日子的信心。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动手体验了穿带子手工活,并询问了她们生活上急需解决的困难。她们表示,虽然这样的手工活相对比较轻松,但是由于疫情原因,订单数量减少,一周仅仅可以做两到三天。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采访一位老奶奶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来到另外一个手工作坊,进门后便看到几位阿姨忙碌的身影,她们同样在完成附近企业的订单。通过交谈,实践队员了解到,她们的子女在本地上学,所以只能在家附近的手工作坊做一些工,补贴家用。在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她们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作业而感到无奈,希望老师可以经常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并给予一些必要的辅导。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最后还走访了一对老夫妇家,他们属于当地的特困户,早年间儿子因为意外离世,儿子的妈妈过度伤心患上抑郁症,全家只能依靠务工收入和政府补助来生活,如今,艰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孙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生活的一切都步入正轨。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与一对老夫妇交谈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改善民生从来不是一句口号。由于307省道穿过上官乡,导致道路车辆较多,且车速较快,居民骑电动车外出存在交通隐患。为了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实践团来到大盛村附近的十字路口,开展了“骑电瓶车戴好头盔”的劝导志愿活动。一声声劝导和一张张传单,正是实践队员为改善民生付诸的行动。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在进行“骑电动车戴头盔”劝导志愿活动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真正走进基层,步入农户家中是聆听民声最有效的途径,实践团的走访活动受到了村委会领导的肯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乡村振兴亦非一日之功,实践团的基层调研虽然无法立竿见影,但是青年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浙理学子期望能够架起一座官民沟通的桥梁,访民生,查民情,发民声。(供稿:浙江理工大学  编辑:雒存垚  摄影:杨望星 刘欢予)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G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雒存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