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割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只有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真正了解国情,体察民心,将所学知识发挥其价值,造福社会,回报社会。
我们此次实践的课题主要是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追溯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及成果,并对乡村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年的力量不可忽视。投身于乡村振兴是我们新青年血脉相传的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无悔选择。促进乡村振兴,我们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当一座座冒着黑烟的工厂取代了原本的村落小屋,我们再也无法享有青砖绿瓦映白墙,潺潺流水映夕阳的宁静;当一座座嘈杂的商场取代了古色古香的村落古寺,我们再也领悟不到“潮平风静月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的澄净,我们的青春不应只有城市的霓虹,更要有乡村的月光。因此,在考虑过多方因素后我们选择了丽水市的青田县龙现村和衢州市的石室乡进行实践调研,体味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我们重点从民俗文化这一角度切入,探究其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为何会选择民俗文化这一角度?在我看来,人或某种文化一旦走进了“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的误区,就会失去活力与新鲜感,中国的乡村的民俗文化正面临着难以与现代接轨的困难局面,唯有及时巧妙变通,结合千百年前的审美与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的变革,才能使民俗文化得到继承,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于龙现村而言,传承了千百年的“稻鱼共生养殖体系”促使这个这个中国东部的小村落闻名于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更熟将其列为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这也是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走进村内,我们会发现鱼塘密布,白瓦黑墙,小桥流水,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凭借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居民们主要通过农家乐这一形式发展经济。在农村创办农家乐,必定少不了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国乡村的农家乐,其精就在于美食,乡村有着新鲜的食物和精妙的手艺,二者结合,天衣无缝。“田鱼”是龙现村当地的特色美食,风味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除品尝美食以外,游客还可以参与插秧,放鱼,捉鱼等农田劳动,观赏鱼灯表演等。在农家乐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龙现村的“稻鱼养殖系统”既是生产生活模式的反应,更是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的传承载体,我们不应让其只是静止的作品,而应该让其成为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中的有生命的物品,这正是我们需要去做的。对这一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是帮助它成为日常所需,不能够仅仅满足于辉煌的过去,还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高冷,帮助它们实现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