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石榴强,刘英骑马下平阳。平阳地界住不得,又回南山再商量。”一首红军歌谣在浙南闽北地区传唱至今。歌谣中的“南山”就是桥墩镇南山头村,素有“苍南井冈山”之誉。
红色基因世代传承。1935年,刘英、粟裕率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转战闽浙边,以南山头村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受到南山头群众热情拥护。村内现存有刘英练兵场、红军洞、红军井等红色遗迹。红军挺进师进入浙闽地区60周年之际,县人民政府在南山头村建立了红军挺进师在五岱山活动纪念碑。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怀揣着一腔爱国、爱乡的热情,挥洒着汗水。百名青年立志兴村。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王世奏,辞去县城工作,回村竞选村干部,以自身行动吹响集结号,联合同村有志青年,成立乡村振兴公益组织。
近年来,南山头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依靠这支红色队伍,找准定位、瞄准方向,在充分依靠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以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为理念,建设修缮了村民中心、红军挺进师纪念碑、红军纪念馆、红军广场、闽浙临时省委驻地旧址和松山古道等为辐射带,形成集工作、学习、教育、观光于一体的区域化“红色阵地”,让当地居民和往来游客随处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此外,南山头村立足实际,以红色为亮点、以绿色为基础,联合开发和推广浙南地区的特色资源与优势产品。举办栀子花节为老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强劲兴业暖流。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带动群众走向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此,乡村基层成为我们青年成就自我的“练兵场”,能让我们砥砺自我、踏实苦干,养成俯仰天地、一心为民的情怀。在乡村振兴的新坐标上,就需要无数青年这样去奋斗,传承红色精神,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以顽强奋斗的姿态面对新时代的试题,谱写乡村建设的崭新篇!无论是哪一个时代,青年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当代青年理应勇担重任,积极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在为乡村建设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