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网首发(主编/王志鹏)偌大的屏幕上呈现出的一幕幕,都是为抗疫作出重大贡献人们的身影。人民群众汇聚点滴力量贡献物资;医疗人员抗击一线,为病人提供生的希望;各行各业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疫情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化。除此之外,还有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们、尽心尽责的安检人员……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挑战。

“感恩是因意识到被给予而自发认为是被恩赐或被爱,从而由感谢对方的意愿产生的心理活动或现实行动。”对定义介绍完毕,志愿者们向小朋友们提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感恩的例子呢?”一个小男孩的回答从众多发言中脱颖而出:“妈妈每天做饭洗衣服很辛苦,我就把老师发的糖果带回来送给她作为报答。”如此天真无忌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大家纷纷鼓掌称赞。“学会感恩可以让我们具备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珍惜拥有的一切。”听了志愿者的讲述,小朋友们若有所思地点头,稚嫩的双眼闪烁着光芒。
“把左手放入左边洞,把右手放入右边洞,同时左边画方,右手画圆,注意,是同时哦!”志愿者朗读着“一心两用”仪器上方的指示说明,指导小朋友进行仪器的体验。“天哪,我这个画的是什么呀!”看着拿出来的纸张,小女孩笑着吐了吐舌。“这是因为注意力不够分配导致的。”志愿者就其背后的理论进行简要讲述。
“远方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在孩子们的笔下,那些抗疫于一线的勇士们被称为“白衣天使”、“美丽的逆行者”。用水彩笔书写的字体歪歪扭扭,却传达出这些年幼心灵中的感恩之情。作为“信纸”的相框由小朋友们亲手制作,彩色的卡纸经过裁剪折叠,样子十分别致。“哥哥姐姐,请帮我们寄给他们!”一沓相框被交到志愿者的手中,里面虽没有照片,却装载着小朋友们满满的真意。
本次研学营终于结束,浙江理工大学暑期心理研学之旅也正式到达终点。了解心理、认识心理原本就十分重要,在疫情期间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准确客观地认知心理现象及活动,科学有效地采取行为应对,更加为小朋友们的积极面对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今年三月份作出的重要判读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本次心理研学之旅,正是以科普作为手段,以课程作为载体,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支持,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杭州叮当快药“健康小屋”送清凉 守护高
西湖畔的温情传递:政策惠民生,“助小
癌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忍痛、乱用药后果
清凉沁工地 法治筑根基
AI养生新搭子,专治睡不好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
WAIC 观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睡眠
2025年第二十二届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
中铁七局海盐制梁场顺利通过箱梁生产许
回首征程尽雄风,青年再踏长安路
观中共征程史,忆往昔岁月稠
寓教于乐,让趣味与知识并蒂开花
中共历史悠悠去,不尽长江滚滚流—
华诞迎百年,青年在行动
热烈庆祝2020超算与分布式存储产业峰会
心遇App再聊家庭融合问题 助力和谐幸福
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
电梯新规让“换梯潮”按下暂停键 品牌如
地球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加码安全出行 哈啰城市计划安吉发起“一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侨银股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