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业指导老师的培训后,7月8日上午,志愿者们到达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开始实践活动。他们首先根据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上的指标对愿意配合的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的初步筛查评估并提供建议。由于对象是六十岁以上,自己填表有点困难的老年人,队员们采取用老人理解的话提问,请他们回答的形式初步了解信息。经过量表初筛确定有风险后再给同意配合的老人进行进一步的躯体功能测评。主要包括步态测评、四阶段平衡测评、计时起立行走测评和椅子测试。比如按日常行走速度走三米过程中观察老人的抬脚高度,步长,步态对称性、连续性,走路路径是否偏离直线,躯干是否稳定等,记录分数判断是否有步态障碍并建档。实践团队还派发了防跌倒知识的册子,附上关爱健康协会公众号二维码,方便有需要的老人。老人的耐心配合让志愿者们很感动,结束之后他们往往会说“谢谢你们关心老年人!”,这句话让队员们觉得一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不仅帮助到了老人,也锻炼了自己和陌生老人沟通的能力。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7月9日,更有经验的志愿者们赶上了退休职工的体检,趁着老人们排队无聊的时间,找到了许多愿意配合的老人。老人很有耐心,还时不时聊一些生活相关的其他话题。比如正巧有一位老人的孙女也刚被杭师大医学部录取,他很高兴地咨询队员们相关问题并对这种实践和实践团体表示肯定。在交谈中,志愿者们很欣慰地了解到大多数老人很愿意学习防跌倒知识,也一直在积极关注,对跌倒危害及防治措施都有一定了解,甚至向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想,这对活动很有帮助。

图为老人步态测评中
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队员们在寻找目标的路上,经常会被当作医院的志愿者被问路或者询问机器操作。他们觉得这也是非常珍贵的体验,他们同时主动去熟悉医院的分布,机器的使用方式,不仅学以致用帮助了老人,为医院减轻了负担,也增加了对医院和病人需求态度的了解,利于以后工作。而且接受过帮助的老人更愿意配合他们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在实践团队的不断努力下,预防跌倒知识得到普及,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的关注度也有一定提高,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图为队员在老人等待体检间隙解释问卷内容

杭州叮当快药“健康小屋”送清凉 守护高
西湖畔的温情传递:政策惠民生,“助小
癌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忍痛、乱用药后果
清凉沁工地 法治筑根基
AI养生新搭子,专治睡不好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
WAIC 观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睡眠
2025年第二十二届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
中铁七局海盐制梁场顺利通过箱梁生产许
回首征程尽雄风,青年再踏长安路
观中共征程史,忆往昔岁月稠
寓教于乐,让趣味与知识并蒂开花
中共历史悠悠去,不尽长江滚滚流—
华诞迎百年,青年在行动
热烈庆祝2020超算与分布式存储产业峰会
心遇App再聊家庭融合问题 助力和谐幸福
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
电梯新规让“换梯潮”按下暂停键 品牌如
地球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加码安全出行 哈啰城市计划安吉发起“一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侨银股份诠释